獲得“海西產業人才高地”榮譽的福建龍溪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牢固樹立“人才是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的理念,積極推進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高素質技能等創新型人才隊伍的建設。
人才是推動產業升級的“關節軸承”。龍溪股份把人才開發當作戰略投資,于2001年設立博士后工作站,并與清華大學、中南大學、中科院、武漢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福州大學、長春應用化學研究等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聯合建立科研中心和產學研基地,利用高校院所的智力和技術資源推動軸承相關領域的項目攻堅。同時,探索創新技術工人培養模式,與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漳州理工學院、漳州市第一技工學校、漳州市第一職業中專等開展校企合作,共建培訓基地、建立聯合辦學機制,聯合開設龍軸“數控加工班”,實行訂單培養教學,實現學校、企業、社會三方共贏。
龍軸始終把人力資源建設與企業發展實際相結合,著力建設好企業CEO隊伍、專業技術人員隊伍、技術工人隊伍“三支隊伍”。每年均投入巨額培訓費用開展人才培訓教育工作,先后選送輸送了14名中、高層管理人員參加廈門大學和香港公開大學MBA教育,12名技術人員參加福州大學工程碩士教育。
在人才戰略的引領下,龍軸自主創新人才隊伍日益強大,自主創新意識逐步深化。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每年投入科研經費高達1500萬元,為軸承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2009年末到2011年末,龍軸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主要經濟指標大幅增長,總資產從114685.6萬元增長至184596萬元、利潤從8317萬元增長至11112萬元。
公司把促進行業產業升級與帶動漳州本地乃至海西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謀劃實施一批符合國家政策、技術先進、成長性較強、效益較好的項目。公司大力實施特種關節軸承技術改造、車用軸承技術改造和擴展高端機械產品齒輪加工產業化技改項目等,合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65億元,在快速提升產能的同時,實現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與國際工程巨頭協作,投建大齒圈及鋼軸套專業化生產線,為其提供平地機專用大齒圈及軸套產品,新增銷售收入近4000萬元。
來源:閩南日報
洪韜亮 何孟敏 楊小杰
本報訊(何孟敏 楊小杰)近日,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通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的《關于成立全國滾動軸承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關節軸承分技術委員會的請示》,同意成立全國滾動軸承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關節軸承分技術委員會,福建龍溪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獲批為全國滾動軸承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關節軸承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單位。
據悉,該委員會主要負責關節軸承和專業測試裝置的外形尺寸、公差、機械和工作性能、測量和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等領域的國家標準制定工作,與國際標準化組織滾動軸承技術委員會關節軸承分技術委員會相關聯,由中國機械聯合會負責日常管理,并通過全國滾動軸承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其標準報批、立項等業務的指導。
來源:閩南日報
近期,中國軸承工業協會在貴陽召開了“2011年全國軸承行業人力資源工作會議”,來自軸承行業重點企業、科研院所、技工學校等47家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會議,中軸協領導王全清、董金安出席了會議。會上,福建龍溪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榮獲“全國軸承行業人力資源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近年來,龍溪軸承牢固樹立“人才是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的思想理念,積極推進人力資源管理創新,不斷深化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使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高素質技能人才三支隊伍的建設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人力資源工作出現了嶄新的局面,為企業“十二五”期間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從截至2010年12月31日的統計數據看,母公司擁有員工總數736人,大專以上人數255人,占員工總數的34.65%,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65,293.00萬元,員工人均收入達到了4.36萬元。
來源:福建企業文化網
福建企業文化網12月28日訊(通訊員 楊小杰)27日,“全省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經驗交流暨表彰會議”在福州舉行,福建龍溪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2009-2010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同時獲獎的還有廈門航空公司等88家企業。會上,廈門航空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福建分公司、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網龍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分別做了題為“思想政治工作助推廈航又好又快發展”、“融入中心工作,四個始終堅持,在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引領作用中推動公司科學發展“、”以企業文化建設為載體,扎實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經驗交流,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袁榮祥最后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做了重要講話。
借著會議召開的東風,我省企業必將更加努力地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確保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加快建設更加優美、更加和諧、更加幸福的福建提供更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