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
“綠色是福建一張亮麗名片。要接續努力,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福建的驕傲。”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明確了新發展階段福建生態文明建設的努力方向。
福建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踐行地。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親自推動了長汀水土流失治理、木蘭溪防洪工程等重大生態保護工程,并于2000年推動福建率先在全國探索生態省建設。到中央工作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福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一任接著一任干,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保持了優良的生態環境——森林覆蓋率連續42年保持全國首位;水土流失率降至7.5%……“這些年,福建更加郁郁蔥蔥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肯定,激勵著我們在更高起點上推進生態省建設,實現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質量協同并進。
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統籌保護和發展。山水文章,是事關未來的大文章,“最重要的還是保護好”。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要建立完善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省建設布局,科學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要持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加大重點行業、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推進經濟體系、產業體系、能源體系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建設低碳城市、低碳社區、低碳園區。
良好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老百姓過去盼溫飽、求生存,現在盼環保、求生態。我們要圍繞群眾所急所需所盼,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開辟綠色惠民新路徑。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實施藍天、碧水、碧海、凈土工程,使福建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公眾參與。我們要增強公眾的生態文明意識,拓寬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渠道,引導培育綠色生活方式,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革命性變革,必須在體制機制創新上下功夫。要在更高起點上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圍繞健全市場政策體系、法治保障體系,持續推出一批創新舉措和制度成果,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更多“福建經驗”“福建模式”。要在保持水、大氣、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優化的同時,深化集體林權制度創新,推進生態保護補償、林業碳匯、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改革,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省戰略,打造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先行示范區,建設美麗中國示范省份。(來源: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