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檢監察報》“學思踐悟”欄目的一篇文章中,對膽和識之間的關系做了深刻論述,“有識無膽,無用;有膽無識,蠻干”。為官從政者,更要求有膽有識、膽識俱佳。
現實中有膽的干部不少,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也有一些干部,把膽理解偏了。有的把突破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視為膽子大,不讓干的硬上,部分地方的形象工程、污染企業就是在這種膽子的驅使下上馬的;有的把突破黨的紀律和規矩視為膽子大,“四風”問題在一些地方屢禁不止,甚至改頭換面變本加厲就是明證;有的對黨不老實,不跟黨組織說實話,絞盡腦汁干擾巡視工作,處心積慮對抗組織審查。
這樣妄為的膽大,其后果是嚴重的。有些形象工程百無一用,空耗了政府財力;有的企業雖然暫時換來了GDP增長,但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卻幾十年無法挽回;至于不收斂不收手,繼續貪污腐敗、買官賣官、大吃大喝者,更是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
膽子何以跑偏?關鍵是識上出了問題。識包括很多,比如對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對社會穩定、干部任用的認識,等等。但筆者以為,最根本的是這些干部對自身認識、對黨的認識出了問題。說到底,是黨性意識不強,不拿黨的紀律規矩當回事,處處覺得比黨組織聰明。這樣一來,膽子必然大,膽大妄為、膽大包天。
事實證明,這些認識都是小聰明。廣東電網公司原總經理吳周春長期布局曲線斂財,膽子不可謂不大,也不可謂不聰明。可他最后反思,自己落馬是因為“忽視政治上的學習、思想上的進步,放松黨性修養的不斷升華,逐漸忘記黨員領導干部帶頭遵紀守法、拒腐防變的政治使命,淡薄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宗旨和意識,逐漸偏離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改變了人生發展的正確方向”。
這些話,在貪官懺悔錄中經常見到。腐敗分子身在其位無限風光時,有幾個把黨章黨紀黨規看在眼里、放在心上?這樣的懺悔是真心話,剖析到了根本。廣大黨員干部要從這些反面教材中汲取教訓,切莫等到違規違紀被查才抱怨當時沒有學黨紀黨規。
當下,全黨正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廣大黨員干部要緊張起來、認真起來,擰緊思想上的“總開關”,把好頭腦中的“總閘門”。俗話說,無知者無畏,有知才能知止。身邊一些黨員干部說,學了黨章黨規黨紀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膽子變小了”——再也不敢做那些違反黨章黨規黨紀的事情了。
沒有這個識,定然會蠻干,有了這個識,方能放開膽,也才能膽子更大一些,步子更快一些。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編輯:黨群工作部楊小杰)